当前位置: 首页- 其他- 指导性案例│检察实务与研究

从一起“骑手”性侵未成年人案看外卖公司和快递行业的规范管理

发布时间:2020-11-19 | 浏览次数:



一、基本案情和主要做法


2019年8月27日,某电商外卖平台“骑手”(快递员)郭某在送外卖的过程中,进入被害人杜某某(女,9岁儿童)位于某小区居民楼消费者家中,对独自一人在家的被害人实施猥亵行为。2020年4月15日,淄博市张店区人民检察院以猥亵儿童罪对该案提起公诉。同年4月20日,法院以猥亵儿童罪判处郭某有期徒刑两年。被告人郭某服从判决没有上诉,一审判决生效。

该案是淄博市首起“骑手”利用职业便利入室性侵幼女案,公诉办案期间正值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孩子们大多留在家这个相对最安全的地方,该案因此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结合办案实践可见,性侵未成人案件危害后果严重,有的被害人即使被心理干预治疗,但是造成的心理阴影仍然可能伴随一生。结合网络舆情监测显示,凡是与性侵未成年人相关的案件几乎都会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在办案过程中我们主动延伸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实行“一站式”“向前一步”“上下联动”的办案方式,从个案办理入手,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推动实现办案“三个效果”的最大化,做到民有所乎,我必有应,被省院列为未成年人备选典型案例,相关调研报告被淄博市委副书记、张店区委书记马晓磊批示肯定,《淄博政法》《山东法制报》等媒体相继刊载报道办案中的做法,强化了办案的法治引领和治理效能。

实行“一站式”办案,强化对幼女被害人的特殊保护。在侦查阶段,检察机关积极介入侦查,制定详尽的引导侦查取证方案,联合公安机关采用“一站式”办案,依据侦查环节取得的确实充分的证据,应用最高检43号非接触式猥亵的指导案例,与公安机关迅速达成认定构成“猥亵犯罪”的共识,并共同对被害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有效干预,对监护人进行亲职教育,一次性高质量完成被害人询问和同步心理干预,预防和避免了被害人因取证不到位和诉累而遭受二次伤害情形的发生,案件提起公诉后法院仅用5天即作出判决,使当事人更快更直接地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

注重“向前一步”,助力快递业综合治理。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被告人“骑手”曾有多次前科劣迹,因偷窥女厕所等违法行为先后被治安行政处罚达三次,但用工单位在对其入职调查时,仅仅查询刑事犯罪记录,没有查询行政处罚等其他违法记录,入职调查存在明显漏洞。为此,我们向某电商平台所涉及的三个快递服务外包公司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堵塞用人把关不严、教育监督缺位、安全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等预防犯罪管理漏洞。相关快递公司迅速对其所有“骑手”重新开展入职调查,全面查询违法和犯罪记录,建立健全用人管理制度,安排公司法律顾问为“骑手”做普法讲座,多措并举预防犯罪的发生。做到“上下联动”,推动放大治理效能。区院主动争取领导,向区委区政府呈送调研报告,提出加强综合治理的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淄博市委副书记、张店区委书记马晓磊对此作出批示,予以充分肯定,并转相关部门办理。主动向市院请示汇报,市区检察机关两级院联合,向快递业主管部门淄博市邮政管理局送达检察建议。主动与电商监管部门区市场监管局协商,联合该局约谈电商平台美团,举行检察建议公开送达仪式,强化建议刚性。相关检察建议我们正在持续跟踪落实中,“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将进一步逐步显现。


二、规范快递业发展应引起足够重视


规范快递行业是推动行业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高速发展的电商和快递行业,为我们带来了时尚的生活方式,创造了便利的生活条件,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最吃紧阶段,“快递小哥”是“勇敢的逆行者”之一,对当前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也让快递员和快递行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伟大。面对快速强大的快递业我们在欣喜和自豪的同时,也要客观看待其存在的问题,推动这个行业高质量发展。在办理上述案件时我们发现,虽然属于个案并且是员工的个人行为,但是也暴露出某外卖电商平台的多个外包快递业务公司面对井喷式的业务量,不同程度存在用人把关不严、教育监督缺位、安全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等预防犯罪的管理漏洞,同时也对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规范快递行业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需要。案件的发生,使我们开始重新审视快递业的社会责任,关注其服务的巨大消费群体。一个城市快递行业的规范发展几乎与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疫情防控过程中更是如此,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网购成了许多人的主流消费途径。孩子作为家庭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是应当特殊关爱特殊保护的群体,因疫情他们中许多留在家这个相对最安全的地方。但是该案就发生在孩子身上,就发生在居民家中。被害人仅仅心理治疗费用支出就达4万多元,其他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量。点外卖的安全性保障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还能不能让人放心,这仍然是许多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疑问。

规范快递行业是建设开放包容、品质活力城市的需要。“互联网+餐饮”浪潮催生出的O2O,已成为城市餐饮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卖正从餐饮行业的“线上渠道”升级为一种消费场景,大量外卖服务公司特别是外卖员工活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提升了城市品质活力指数。有调查表明一名外卖“旗手”平均每天奔波100多公里,进社区、进居民楼,其独特的职业身份属性,在某种意义上既是美好生活的催化剂,更是城市开放包容、品质活力形象的代言人。因此,外卖“旗手”入户犯罪尽管是个案但造成的影响极坏,不但给消费者造成严重伤害、对企业自身和这个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而且对整个城市形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三、促进和保障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针对办案中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我们专门向相关快递公司提出了检察建议。同时为推动各方共同参与,助力辖区快递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五个结合”的建议:

    1.把自律和监管结合起来。建立健全行业自律组织和工作机制,完善网络餐饮行业和配送服务标准,认真落实中国商贸促进会商业行业分会与外卖配送平台共同制定的《外卖配送服务规范》,外卖配送员不应进入消费者家中或有其他不文明举止。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弘扬“逆行者”精神,弘扬优秀企业文化,提高快递行业和快递员职业荣誉感。推广先进管理经验、管理制度,发挥行业自律、企业自律作用。强化行政监管,引导市场主体守法经营、规范服务。市场监督管理、邮政管理等行业行政监管部门要对电商和快递相关行业进行深入调研,强化针对性的监管措施,让守法经营者有利可图、让违法经营者寸步难行。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强化快递行业治安管理,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把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把促进和保障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进行统筹谋划,完善符合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的监管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淄博一号改革工程”,确保相关制度落地见效,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务实高效的行政管理和服务,充分释放快递业在稳就业、保供应中的重要作用。认真落实市委市府关心关爱企业家十条措施,坚决保护、平等保护多种所有制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改进办案的方式方法,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帮企业之所需,为企业依法经营、守法经营创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通过挂包联系涉案企业等形式,向企业提供法律和管理个性化咨询服务,在市场决定性作用基础上完善宏观调控,推动快递业建立“有规模的品质和有品质的规模”相结合的有序竞争发展模式。

    3.把企业和员工结合起来。既要重视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也要重视保护快递员工的合法权益,提高监管和治理能力。坚持“放管服”相结合,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督促企业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劳务服务外包和用工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堵塞管理漏洞。依法保障快递员的合法权益,严格落实社会劳动保障制度,提高快递员工职业保障水平,更好参与分享快递行业发展红利,增强快递企业栓心留人的凝聚力。强化职业培训和法治教育,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强化服务意识、法治观念,守好道德底线,不碰法律红线。

    4.把用人和信用结合起来。健全完善符合电商企业发展要求的用人制度,实行快递员入职前违法犯罪记录查询调查制度,特别是对曾经涉及性侵、猥亵等不适合从事餐饮快递行业的违法犯罪人员,严格录用条件,把好用人关口。完善企业征信制度,将快递公司聘用有个人信用污点,不适合从事快递行业的人员从事快递业的行为,计入其不良征信记录,让信用成为快递员工、快递企业的财富,不断提升快递行业消费者满意度。

    5.把惩治和预防结合起来。坚持谁执法谁普法,落实司法和行政执法机关在普法中的任务和责任,提高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能力水平,深化司法公开,提高执法透明度,强化办案文书说理,使司法执法的过程,真正成为高质量法治教育的过程,促进案结事了政和。注重对快递行业执法办案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提出意见建议的形式帮助企业查找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弥补短板不足,督促堵漏建制,推动相关管理职能部门形成公正合力,切实参与和落实综合治理的职责任务。重视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普法宣传,加强典型案例收集发布,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融媒体平台等司法公开和新闻宣传平台的作用,引导公众不断增强消费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


作者:伊   澍

马江民



来源:《人民检察》(山东版)2020年第九期


淄博市检察院 版权所有:淄博市检察院

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1024*768分辨率 浏览本站

鲁ICP备07002753号